
2015年11月30日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(SDR)貨幣籃子,SDR貨幣籃子相應擴大至美元、歐元、人民幣、日元、英鎊5種貨幣,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.92%,美元、歐元、日元和英鎊的權重分別為41.73%、30.93%、8.33%和8.09%,新的SDR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。
對于人民幣加入SDR,我們的觀點是︰
1. 人民幣納入SDR,是國際化道路中里程碑事件。人民幣是後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第一個真正新增的、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、也是第一個按可自由使用標準加入SDR的貨幣。理論上人民幣已可與美元、歐元、英鎊、日元等發達貨幣並列,在世界貨幣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。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意義重大,加入SDR是今年中國金融改革最重要的一條主線,中國為加入SDR所做的匯率,利率等一系列改革,已成為金融自由化不可逆的過程。加強改革開放、促進競爭、提升效率,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與當年加入WTO推動實體經濟的意義是可比的。
2. 人民幣信用評級提升,中長期人民幣資產增量需求達數千億美元。納入SDR後,管理機構、國際組織加上IMF自身將參照SDR的比例,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直接配置。加入SDR提高了人民幣的信用評級,也會帶動私人部門及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。目前全球外匯儲備11.5萬億美元,官方儲備中美元、歐元、英鎊、日元分別佔63.8%、22.5%、4.7%和3.8%,人民幣在1.1%左右。按照測算,未來人民幣在國際儲備中佔比若趕上日元,全球央行對人民幣資產需求將增加2100億美元,若趕上英鎊,將增加約2900億美元。海外機構對股票配置需求也會增加,未來對中國金融資產需求總量非常可觀。
3. 資本項目開放繼續前行,藍籌價值股或更受青睞。隨著A股市場不斷開放,海外投資者有更多渠道參與內地股票市場,或增加對穩定型藍籌價值股的需求。14年11月17日,滬港通開通,目前使用額度達1208億人民幣,在開通的一年里,為A股市場貢獻了1.54萬億元的成交額。未來深港通、滬倫通開通,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勢在必得,這些都將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流動性,同時也將影響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,改變成長股“一枝獨秀”的局面,股市定價進一步向國際接軌。 |